用户需求自然是所有商业模式生发的基点,但这必须考虑满足这种需求的成本。O2O最大的价值就在于降成本、提效率,这种降成本、提效率不但是需求端的,也是供给端的。假如一款O2O产品提升了需求端的效率同时也增加了供应端的成本,那么这种商业模式瓦解的风险会非常高。O2O领域这种案例非常多,比如上门类产品(洗车/推拿)。
用户需求与满足成本的平衡并非是一种逻辑上的道理,而是一种运营数据的客观反馈。若非两者真的能够到成一种平衡,早作调整,会更主动。
O2O作为一种商业逻辑的思考范式,并非是把到店变为上门那么简单。假如你是生鲜类的O2O项目,你必然要遵循生鲜行业的基本规律,那就是供应链优化与分解的基本规律。假如你是餐饮类的O2O项目,你必然要考量原材料采购、损耗以及经营成本转移等方面的规律。假如你是一个汽车后市场的O2O项目,你必然要考虑配件销售或者服务等方面的获利规律。
O2O项目首先是关联行业的规律属性,然后才是利用互联网改造升级的问题。弱化互联网的行业属性有助于建立更为接地气的商业模式,毕竟,互联网抽丝剥茧后,最终只是一种工具。
盈利和赚钱虽然是两码事,盈利可以是一种预期,但赚钱必须是当下的能力。
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烧钱很有可能还是商业进击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但毕竟,其短期效应带来的不可持续性依旧会让一个没有造血能力的项目陷入难以为继的窘境。所以,既然狗买单的这种纯互联网思维无法适用于O2O语境,特别是早期需要大量时间培养的项目,不如在一开始就倒逼自己建立一套可以实时变现的赚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