辍学创业、辞职创业成为时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口号,年轻人离职率普遍偏高。人人都想成功,没人愿意踏实干活,而这些功成名就的大佬当初是怎样踏实工作,为未来铺路的。
当年金山软件刚成立不久,雷军加入,成为第6号员工,那一年他23岁,那时他第一份工作。6年之后,雷军熬到了总经理的职位,15年后金山上市,而等雷军在金山功成身退的时候,他已是四十不惑的年纪。
为了挑张壁纸看了100万张照片的勤奋雷布斯···
1995 年,周鸿祎在西安交大研究生毕业,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他有两个选择:一是去银行工作,拿 3000 元高月薪;二是加入电脑公司,拿 800 元的月薪。当时的周鸿祎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因为加入电脑公司更接近他未来的梦想——做软件。那家电脑公司叫方正集团,周鸿祎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在方正做程序员,而且他在那里一待就是三年!南宁网站建设

果然是个值得托付的男银···
1993 年,马化腾从计算机专业毕业,毕业后他差点去路边摆摊修电脑了,幸好当时路边摊竞争比较激烈,他只好老老实实去找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在深圳润迅通讯做编程工程师,使用 C 语言做网络寻呼,每月工资 1100 元。“我当时是不看工资多少的,只要喜欢、学有所用就很高兴了。”于是,马化腾在润迅一干就是 5 年之久。润讯提升了马化腾的视野,也给了马化腾在管理上必要的启蒙。
当年一看就是好孩子,萌萌哒~~
马化腾认为:并不只是创业才能成功,有一个发挥个人所长和施展的舞台更重要。他甚至表示,如果当初不是觉得没有发展空间,自己也不会出来创业。多位前润讯的老员工在回忆起马化腾时,都觉得当年小马很不起眼,一点都不显山露水,很低调。
工作之余,史玉柱基于他分析出的数据开始写关于农村经济的文章,后来他的研究得到了安徽副省长的肯定,随即被招进深圳大学读研。硕士毕业后,史玉柱辞职创业。
这是一台极其聪明的大脑~~
1988 年,马云从杭州师范毕业。毕业后做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任职于杭州电子工学院。作为杭州优秀青年教师,马云发起了西湖边上第一个英语角,开始在杭州翻译界有名气。随后马云成立海博翻译社,请退休老师做翻译。之后,马云一边做教师,一边艰苦经营翻译社,直到 1995 年马云才辞职创业,那时,马云已经做了 7 年的英语教师。
当时的海博翻译社,很瘦的马云
1943 年,14 岁的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第一份工作是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1945 年李嘉诚被调入一间钟表店当店员。1947 年,李嘉诚不愿长期寄人篱下,到一家五金厂当推销员。直到 1950 年,李嘉诚用省吃俭用存下的 7000 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其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连续 15 年蝉联华人首富宝座,神话···